三毛曾說,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、吃飯、睡覺、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里去,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。
誠然如此,現實的婚姻,不僅需要愛的填充,更需要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匹配。
拋去戀愛時的濾鏡,能直面瑣碎的生活,夫妻二人才更易獲得婚姻的幸福。
一段感情走到盡頭都是有跡可循的,一段婚姻的破裂也是有征兆的,時間越久,我們越易看清人心,看懂生活。
以下三大征兆,希望你的婚姻中一個也沒有。
不再分享,互相抵觸
《深夜食堂》有這樣一段話:
「在一段關系里面,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外貌也不是面包,甚至不是忠誠與否,而是分享。」
深以為然,任何一段關系,沒有了分享欲,那麼分崩離析也是必然。
所謂分享,就是交心的過程,通過交流分享我們才能知道彼此的思想,了解對方的心情。
夫妻關系中的分享尤其重要,只有打開心門溝通分享,才能為平淡的婚姻注入更多活力,不要做最熟悉的陌生人,不要讓沉默成為生活的主旋律。
婚姻關系若是由陌生到熟悉,由熟悉到親密,又由親密到疏離,一個不問,一個不說,那麼關系破裂也是遲早的事。
生活中有話可說,精神上有思想的碰撞,這樣的感情才能更長久。
婚姻里,最可怕的不是移情別戀、而是無話可說,那些無話可說的婚姻最后都死掉了。
柴米油鹽里融進家長理短,越平凡的煙火氣才越易接近幸福,而在這其中懂得交流分享才是夫妻感情的穩定劑。
從最初的無話不談到最后的無話可說,失去溝通分享欲,婚姻就是在走下坡路,這也是關系破裂前最明顯的征兆。
不再信任,相互猜忌
戀愛時的如膠似漆,結婚后的互不理睬,婚姻從最初的心心相映到最后的互生怨懟,最重要的是情感精神上有了猜忌。
猜忌的種子一旦種下,那麼感情的結局一定不會圓滿。
婚姻像一艘小船,夫妻二人只有勠力同心才能揚帆遠航。
若是心有嫌隙,情有隔閡,猜忌懷疑彼此的初心和行為,那麼觸礁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強。
信任是感情的基礎,同處一個屋檐下的兩人不再信任對方,做任何事都有防備,那麼一定會影響婚姻的和諧,感情的穩固。
猜忌就像一粒慢性毒藥,從細小的日常生活里腐蝕著自己,也影響著對方。
夫妻關系中的猜忌主要有兩點:一是伴侶沒有和異性保持距離,二是沒有安全感。
于是為了驗證對方是否愛自己、忠于自己就瘋狂無底線的試探,感情出現裂痕也是必然。
正如有人說:
「愛情并不是金剛不壞之身,它只是一個最需要有人來呵護的嬰兒,而猜疑則是專門謀殺愛情的兇手。
當這個兇手潛入你的心靈作祟,愛情注定無處逃生。」
信任一旦被破壞,就再也沒辦法恢復如初,婚姻要想圓滿,那麼雙方都要展示忠誠,而不是模糊界限。
不懂付出,相互抱怨
你懂我的欲言又止,我懂你的辛苦付出,彼此體諒,才能攜手走的更遠.
完美的婚姻關系,不是把任何一方當成依靠,而是兩人在愛與被愛中完善自我,共同成長。
生活就是瑣碎的日常,不要吹毛求疵,過于追求完美,有時改變別人比改變自己更難,換位思考,有底線的遷就包容,感情才能更穩固。
婚姻再瑣碎,也要不吝于表達,愛意和關心并不只有「我愛你」三個字,而是融于生活的關懷和體諒。
再好的甜言蜜語也抵不過寒冷時的一杯熱茶,傷心時的一個依靠。
婚姻里最大的毒藥不是出軌,而是互相抱怨。只有懂得對方付出并為之珍惜的人才會更容易獲得幸福。
電影《消失的愛人》里,有一句經典的臺詞:
「是的,我愛過你。可后來我們做的事情,互相怨恨,互相控制,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。」
任何人的婚姻不可能永遠充滿歡樂,出現問題,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方向,但人有七情六欲,適當的情緒發泄也情有可原,凡事有度,過猶則不及。
過度的指責只會消磨愛意,將對方越推越遠,婚姻的壽命也會越來越短。
沒有完美的婚姻,只有不斷成長進步的兩人,希望身處婚姻中的每一個人,都能努力戒掉抱怨,收獲幸福。
回歸初心,戒掉過度的負能量宣泄,婚姻方能圓滿。
▽
《重慶森林》有段經典臺詞:
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在每一個東西上面都有個日子,秋刀魚會過期,肉醬也會過期,連保鮮紙都會過期。」
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有保質期,婚姻也是,要想長久保鮮,就需要夫妻兩人用心經營。
以上三種征兆,婚姻里有一個就要學會及時調整。
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,珍惜來之不易的緣分,任何時候都不要吝嗇分享,辜負信任、互相抱怨。
愿我們都能終遇良人,相諧白首,擁有長久幸福的婚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