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潛規則:「高情商」和「會說話」,哪一個更重要?
2022/07/26

前兩天,我在閱讀的時候,看到有人發了這樣一句話:「如果你覺得情商很重要,那是因為你的能力太差了。」雖然用詞偏激,但比起目前職場對「情商」這個詞的過分強調,感覺有點乾淨。

隨著近年來各類談話類綜藝節目的火爆,人們越來越重視「高情商」和「會說話」。

只要你會說話,你就能在職場中升到頂峰。我對此堅決反對。

如果只一味強調情商,在職場上肯定走不遠。最後很容易變成「投機」、「拉幫結派」、「做事沒有原則」。

今天的文章,我就談談我對此的看法。

一、職場上的勝利不是靠情緒,而是靠行動。

工作中大多數問題的解決不是靠情商,而是靠智商。說得好,讓人覺得舒服,考慮對方的感受,真的很重要,但這還不夠。尤其是職場上,有情商的人永遠不可能是核心人物,智商+情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

如果只能選一個,你寧願提高智商,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,然後研究如何說好。千萬不要顛倒這個順序。整天想著怎麼開口才能讓領導開心,讓同事舒服,很容易變成膚淺的「情商」

。最後演變成人際關係,為了取悅他人而變得無原則、無理取鬧。這是非常錯誤的。

比如說: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客戶,所謂「高情商」的人,都喜歡把事情做對。例如,有一次在一次會議上,我向對方展示了我修改後的計畫,並說:「根據上次回饋,我們做了相應的修改。我想知道這是否可以。。。「「高情商」的客戶會怎麼說?首先,他會表揚你,讓你覺得舒服:「嗯,這個做法很好,你真的很理解我們的需求和問題。PPT的格式和排版也很漂亮。。。」

有經驗的學生知道,這些讚美之後會有一個「但是」,「但是,你寫的東西還是不夠清晰,過程中很多細節都比較模糊。還有上次提到的和XX的合作也可以提一下。。。。。。不知能否再微調一下?這樣說是否有禮貌充滿善意?但是有問題。

因為這種說法,人們會產生誤解,以為只有「微調」才真的夠回去。但現實是,這個計畫需要徹底推翻和改寫。後來有個有經驗的同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,帶大家回去住了兩個晚上重新組織計畫。

親切溫暖的話語讓人感到舒服,但同時也會麻痹人,從而低估事情的嚴重性,最終造成過激的後果。

與此相比,我更喜歡客戶對我說:「這裡到底寫的是什麼?你在用腦子嗎!?細節還不清楚,所以你沒有一步一步寫,上次和XX的合作也沒有進去。你記下會議記錄了嗎?後天,我們會和大老闆有一個計畫。當我交出你的東西時,我會把臉放在哪裡?」

雖然說出來的話不好聽,但是犀利的話反而會吸引人的注意力。而如果剝離情感語言,其實也有解決問題的乾貨,比如「一步一步寫」、「做會議記錄」等等。不要讓「情商」成為掩蓋問題本質的遮羞布。就業市場的盡頭,我們只會看你能不能解決問題,而不會看你會不會說話。

所以認真的時候就認真說,不近人情的時候就不要溫柔。不要只想著對方的感受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。職場上的溝通不是和你的知心姐姐說話,而是促進工作進程。這不取決于情緒,而取決于行動。有策略、方法、計畫和結果的行動。

二、過分強調情商會降低你的工作效率。

微信官方帳號很多人都是教人提高情商的,說話都很婉轉,三思而後行。總之,反復琢磨一會兒再想怎麼說話才是正確的表現。

不幸的是,在真正的工作場所卻不是這樣。工作這麼多年,遇到的人都是快嘴無情。從CEO、CMO到知名公司的大部分部門主管,如果用這種世俗的情商標準來衡量,很可能每個人都會被貼上「低情商」的標籤。

我曾經見過一家知名快消品公司的CMO,印象深刻。他從不聽取廣告公司的所有建議。因為一旦你看到PPT裡不合理的內容,他就會粗暴地打斷你,然後拋出一堆問題來問你。毫不留情,緊扣重點,人是藏不住的。

這真的是「質疑」:「你憑什麼這麼說?」「這個結論你是從哪裡得出的?」「廢話,你知道XX(競品公司)的年度投資預算是多少嗎?如果你不知道,就補上吧?」然後有一句話一直在他們公司流傳:如果有人能在CMO面前展示PPT到第五頁,那就相當了不起了。

最近怎麼樣?這種人的情商不能說高。但奇怪的是,往往正是這些人達到了職場的最高點。他們不太在乎別人的感受。相反,他們毫不妥協地堅持自己的想法,像偏執狂一樣把周圍的人逼瘋。

例如,蘋果的史蒂夫·約伯斯就是工作中的暴君。他會在辦公室大發雷霆,因為他的下屬沒有做出他們想要的產品;員工一旦犯錯,就會沒完沒了地嘮叨、訓斥,毫不留情;當他看到一個不起作用的產品時,他會跳出來說:「這是一坨屎!」

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·馬斯克:彭博社《商業週刊》的一位記者曾這樣評價他:「馬斯克是一個連上帝都不想等的人。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精神空間。在他的世界裡,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地與他合作。減緩節奏的是他前進道路上的障礙,必須清除,然後迅速清除。」

你認為像他們這樣聰明的人不知道情商的好處嗎?當然不是。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知道,與其花時間試圖弄清楚如何說話才能讓對方感覺良好,不如花時間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,分析問題,解決問題,避免問題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對我們的工作負責。即使你需要扮演壞人很多次,也是值得的。

日劇《法律高》中有一集讓我印象深刻。一個二十多歲的天才漫畫家,因為對下屬太苛刻,說話太傷人,讓員工無法承受壓力而被起訴。

最後律師要求他向下屬道歉,但他說:「我討厭在閒暇時長大。為什麼比我有時間精力感情的人比我懶?」殘酷的工作場所不是溫室裡的花園。做不了實事,解決不了問題,不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效益,再談也無濟于事。

有時間的話,不如趕緊回去改正錯誤,改進工作,用結果打領導耳光。而不是整天想著怎麼說話讓大家開心。

三、真正的高情商是藏在棉花裡的針。

這個「針」不是指傷人,而是直接戳要害。職場溝通的標準只有一個,那就是讓對方迅速知道你的目的。沒有目的的交流是浪費時間,不管多美好。怎麼做?三個小建議,分別是:

1)明確核心目的。

任何交流都應該圍繞一個核心目的,這個核心目的大致可以分為四類說服:讓對方接受你的說法或相信你的觀點;前進:帶動大家一起把事情向前推進,而不是原地踏步;改變:否定過去的做法或建立新的方法;協商:討論仍不清楚的問題,得出一致明確的結論;溝通之前,想知道自己要挑哪個關鍵字。然後,根據關鍵字,建立你的溝通技巧,使其連貫和有邏輯。

2)找到足夠的論據。

一旦你找到了核心目的,那麼你就需要考慮如何用豐富的內容讓你的話聽起來合理有說服力。比如這個時候,你的核心目的是「說服」,然後通過一系列反向關聯的問題來建立你的思維和溝通能力。

什麼是反向相關問題?這是一個違背核心目的的問題。比如你想說服對方,那就想想為什麼現在說服不了對方,從而開啟一系列子問題:看不清楚的朋友,我再用文字寫一遍。可以想到的反向相關問題有:

1.為什麼對方不相信我的觀點?

2.對方是怎麼想的?

3.他的想法有哪些漏洞?

從這些問題中,我們可以總結出一系列論據來支援你的觀點:比如從「對方心裡怎麼想」這個問題,可以推斷出對方的立場,然後結合自己的立場找到核心矛盾;比如從「對方的想法有什麼漏洞」這個問題中,你可以找到打破矛盾的關鍵,從而增強你的說服力。通過一步一步的演繹,我們可以構建一個「說服提綱」。這比試圖找出如何說得好要有效得多。

3)選擇合適的措辭。

上面兩點說的是「針」。最後一個說「面」。這個時候,你真的要考慮如何讓對方聽完自己的話後感到舒服,不皺眉頭。首先,用「你」代替「我」。比如「我」想要,「我覺得」我覺得「你」可以替代,「你」也許,「你」試試。減少自作主張的表達,儘量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好處,這樣才能機智地達到目的。

電影《教父》中有一句經典臺詞:當你說「不」的時候,請讓它聽起來像「是」一樣好。在開口之前,想象一下對方對你的話會有什麼反應。這是比較你的心和你的心最簡單的方法。

第二,避免僅在萬不得已時才使用命令式語句。比如「聽我說,這件事必須要做。」「聽我說」和「必須」是命令式語氣,說話時極具攻擊性。如果你在和同事談話,試著把命令改成建議。比如:「我們不妨這樣做。」命令式情緒只能在最關鍵的時刻發揮作用,比如最後的機會或者關鍵時刻。另外,不要做一個好人。該強硬的時候,該善良的時候,這些日常交流習慣最終會成為你生活的準則。

以上就是正確高效的溝通方法。這絕不是單靠情商就能解決的問題。一定是情商+智商。

AD
文章
快訊